“權,秤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衡器的評價。
成書距今約2500年的《論語》《禮記》等,都已對“度量衡”有了描述?!抖Y記·雜記下》中說:“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有“幣錦二兩”“百兩一布”的記載。
《漢書律歷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以中等顆粒的黑黍粒,以十黍為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也就是說,當初確定“兩”是以北方所產黑色黍谷等粒度的100粒重為一銖,2400粒為一兩。
2400多年前,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經》中,就有關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桿、斜面等簡單機械的論述,“衡,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這段話是關于衡器原理的早論述,比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要早200余年。
安徽壽縣出土的“王”銅衡,是我國現存早的不等臂秤銅衡。兩件銅衡形制相同,體扁長,衡干背都刻一“王”字。桿中部上方有拱形突起,中有孔,系拴提繩的鼻紐。銅衡桿的長度相當于戰國時的一尺。兩件衡桿正面均刻線,一件刻十等分,每等分一寸;一件中間二寸有寸刻線,其余每半寸刻一線。兩件衡桿都以刻線來計算稱錘到提點的長度(力臂)和被稱物品到提點的長度(重臂),然后計算物品的重量,這是比較準確的衡器。專家認為,壽春(今安徽壽縣)是戰國晚期楚國的都城,在壽春故城內出土的刻有“王”字的銅衡,很可能是楚遷都壽春城后王宮使用的遺物。
長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秤,則是中國考古發掘的早的秤。它出自1954年出土的戰國晚期楚墓??脊艑W家在墓中發現一個竹制容器,容器內裝有天秤、砝碼等。天秤保存很完整,木桿長27厘米,中間置絲線提紐,兩端各系一銅盤。砝碼大小共九個,分別為當時的一株、兩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兩、二兩、四兩和八兩。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吳銘生認為,天稱和砝碼制作非常規范,這是當時稱量黃金貨幣的衡器。
衡器在戰國時期已經普遍使用。但量值不統一,單位的大小和名稱也不一致,當時的重量單位包括鎰、釿、寽、鈞、石等。
統一度量衡
詔書版秦權通行
秦權,是秦朝為統一衡制而由官府頒發的標準衡器。
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認為:“秦始皇按秦國制度統一度量衡。公元前221年,頒布統一度量衡詔書,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這個四十字的詔書。”這“四十字詔書”,就是“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文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
加刻詔書版秦權,在陜西咸陽、西安、臨潼、寶雞,甘肅秦安,山東文登,江蘇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圍場,內蒙古赤峰和敖漢旗,都曾有出土。秦權大小不一,大多為銅質,少數為鐵質,偶為陶質,形如后世秤錘,有的作瓜棱形。1973年5月在山東文登縣出土一件銅詔鐵權,底徑24.7厘米、高20.5厘米,重32.5公斤,半球形,平底,頂部為半環形紐,權的側面嵌銅詔版,詔版為長方形,上面陰刻有秦始皇詔書文字,豎行,九行,計四十字,這件秦鐵權是目前所知重的權。據推算,其重量是秦制的120斤,恰是秦制1石的重量。
秦朝規定每年八月為檢定度量衡器具的時間,因為這時溫度比較穩定,有利于保證檢定準確度。甘肅省博物館陳列的一件秦銅詔鐵權,權重31.643克,形作饅頭狀,底部有因重量不足而添加的金屬。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檢定衡器時添加的。
秦朝之后,我國衡器不斷演變和發展,有鐵、銅、瓷、石、木等質地,形狀則有方形、饅頭形、梯形、圓形、環形、長方形等。
漢代的度量衡制基本沿襲秦朝,同時設專門的官員掌管。據《漢書》載:“衡者……,職在行、鴻臚掌之。”意思是說,掌管衡器的職能在鴻臚(鴻臚是主掌接待賓客之事的國家部門,漢景帝時名叫大行令,武帝時改稱大鴻臚)。
南北朝時期各小朝廷衡器制度有變制的,有依古制的。南朝的齊以古秤一斤八兩為一斤,陳則依古制。
隋朝恢復古制。唐初對衡重實行雙重標準,一種仍依古制,另一種雖然也是以黍記重,累百黍為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但是卻規定以三兩為一大兩,十六大兩為一斤。
宋衡制基本按照唐舊制。據《宋史律歷志》載:大祖“建隆元年八月,詔有司按前代舊式做新權衡以頒天下,禁止私造。”
元衡制一度相當混亂。據《三通考輯要》載:“元世祖時,東平布衣趙天麟上策論同制度,略曰‘方今數已宣天下,歷已職于太史,樂已總于太常,聲已協于協律,其所以稍有未定、雖定而未齊一者,度量衡而已矣。臣居山東,今見山東數郡,或隔一鎮或間一河,其度之長短、量之多少、衡之輕重已皆不相同矣。’”忽必烈的繼承者元成宗鐵穆耳對此改革,在安徽望江縣博物館就收藏有元成宗青銅權,這件青銅權高9.5厘米、寬4.8厘米,重950克,主體為階梯式,逐層縮小,上窄下寬,頂部為橋形方環紐。
明清兩朝對衡器也非常重視。明太祖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馬指揮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校街市之秤。明武宗正德元年議準工部寶源局,如法制造銅砝碼三十二副,每副大小二十個,俱鑿“正德元年寶源局造”字款。清代整理衡制的計劃到康熙年間才完成,清代衡器分砝碼、秤桿和戥秤三種,用于征稅等的權衡標準叫庫平。權的材質有黃銅、紅銅、鋅、鉛、生鐵、熟鐵等。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議定的衡器有:庫天平、商用天平、桿秤、戥秤、磅秤。當時議定各秤的使用期限為:官用秤二年一換,商用秤十年一換。但由于國政廢弛,財政困難,直至清亡也未實行。
斤兩16進位
延續2000年
秦朝衡制規定: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
有一個民間傳說,丞相李斯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于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李斯按照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由此產生了十六進制、十六兩一斤的桿秤。十六兩一斤的桿秤中,定盤星表示天理良心的定位,買賣要公平,是交易的起點,其他各星定不可移。這是在告誡人們,做買賣不能缺斤少兩,即使短一兩二兩也不可,因為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秦之后的2000多年,盡管各朝代“斤”的重量有變化,但十六兩成“斤”的十六進制的桿秤卻一直沒變。期間,宋徽宗時期,李照發明樂秤,“以一合之水重一兩,一升之水重一升(斤),一斗之水重一秤(十斤)”,但這項十進制的衡制創新并未得到推廣。
直到民代時期,1929年度量衡法誕生,開始推廣十兩一斤的十進制,但是比較混亂。
1959年,新中國發布《關于統一我國計量制度的命令》,對市秤確定為每斤10兩、每兩10錢。但在一些特殊行業如中藥房稱量藥劑時,仍沿用16兩制,直至1977年才改用克。
1990年底,我國秤制在《計量法》出臺后,*廢止十六兩桿秤。
斤兩十六進位制,催生了我國*的斤秤文化,比如人們熟悉的成語“半斤八兩”。
16兩1斤的桿秤,與珠算的十進位不和諧,計算斤兩不便。古代兩者之間的珠算斤兩法換算歌訣不少,如《衡法斤稱訣》《留斤歌法》《兩求斤歌法》等。其中,的當屬元朝數學家朱世杰1299年刊印的《算學啟蒙》,朱世杰有“中世紀世界上偉大的數學家”之譽,《算學啟蒙》一書從一位數乘法開始,一直講到當時的新數學成果: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該書就列出了16進制的“斤價求兩價”換算歌訣。
后來,明清將這些歌訣歸總到《截兩為斤歌》,作為老賬房先生的必背歌訣。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稱“一推六二五”。“一推六二五”盡管是珠算口訣,但人們根據打算盤的手法和口彩衍生出新的意蘊,以此形容當事人逃避責任,惟妙惟肖:“退”也,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禍他人,作替罪之羊。
斤秤文化已經深入人們心中。人們稱量時,秤砣和秤桿一定要合在一起使用,正如民諺所云“秤不離砣,公不離婆”。古人視桿秤為公平、公正的象征,如“權衡得失”“權衡利弊”“權衡輕重”等;古時衙門的房梁上會懸掛一個大秤砣(權),一方面象征國家法律的,另一方面提醒官員在行使權力的時候要掌握輕重,要體現權衡的公正。
千克的由來
1795年,法國頒布法律,將“克”規定為“在冰融化時的溫度下(也即0℃),體積等于邊長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體的水的重量”。1799年,科學家們又發現水在4℃時,也就是水的密度大時體積為穩定,于是千克的定義又變成了“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并據此制作了一件純鉑的千克原器,千克被定義為等于它的質量,這被稱為檔案局千克。
這件檔案局千克作為基準器被使用了90年。1889年,次計量大會批準將接近檔案局千克的一件鉑銥合金復制品作為千克原器。“千克”這一重量是由一個鉑銥合金(90%的鉑,10%的銥)圓筒所定義,它的高和直徑都是約39毫米,現存放于巴黎市郊的地下室。
在新一次的檢測中,千克原器經與其他千克量器復制品相對比,輕了50微克,相當于一個直徑0.4毫米的小沙粒。
重新定義“千克”,科學家參照了其他基本單位的定義基準:用物理學常量來表示千克。今年5月20日,千克原器將用物理量來表示。
“慶元路”銅權見證海上絲綢之路
韓國新安沉船上出水了中國寧波港商人攜帶的秤砣:“慶元路”鐵權,堪稱海上貿易在度量衡交流方面的實證。
1975年,韓國漁民在新安外方海域發現一艘沉船,考古隊員從沉船里發掘出了兩萬多件青瓷和白瓷,兩千多件金屬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800萬件重達28噸的中國銅錢,沉船上有個銅制秤砣刻著“慶元路”字樣。從沉船的遺物可知,此船是14世紀早期,從中國的慶元(寧波)出發前往日本的貿易商船,途中因臺風等原因,終沉沒在高麗的新安外方海域。
海上貿易活動,促使不同地區在度量衡制度方面交流,以方便實現價值交換。明末,福建人在印尼爪哇島西岸的胡椒貿易非?;钴S。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長的航海游記記載,1598年,萬丹出產的30000袋胡椒,荷蘭人買到了9000袋,印度人買到了3000袋,其余的18000袋都被中國商人搶購并運回了中國。當時的荷蘭航海日志指出,中國商賈“從農民手中買來胡椒。他們手里拿著秤來到城里,先稱出胡椒的大約重量,再討價還價到他們能接受的價位。”
鄭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與許多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中國輸往各國的有絲綢、瓷器、鐵制工具及生活用品,其中就包括衡器。
原來如此
寶石計量用“克拉”
在珠寶界,寶石的計量單位常常用“克拉”,這是怎么來的呢?
克拉作為重量單位,起源于歐洲地中海邊的一種角豆樹的種子。角豆樹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不管它長在什么地方,它所結的果仁,每一顆重量均一致。在歷*這種果實就被用來作為測定重量的砝碼,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用它來稱量貴重和細微的物體。
1907年,上商定克拉為寶石和黃金的計量單位。1914年,上把“克拉”的標準重量定為200毫克。鉆石以克拉計重在世界上是法定的。其它一些寶石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碧璽、海藍寶、金綠寶石等,目前也都使用克拉作為計量單位。以實際重量乘上每克拉單價,就是某顆寶石的。
如是我聞
世界上小的秤可稱病毒重量
有一種秤竟可以稱量億億分之二百克重的物體,即相當于一個連肉眼都看不見的病毒的重量。這,就是巴西和美國科學家近發明的世界上小的“秤”——納米秤。
比頭發絲還細的碳原子納米管,是制造單分子晶體管的好材料,其硬度是鋼的100倍。納米秤就是科學家在進行納米碳管實驗時發明的。實驗過程中,科學家將納米碳管放在電流中,使之出現頻率固定的擺動,并通過高分辨率的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記錄擺動頻率,由此計算出碳管的強度和韌性。實驗結束后,科學家突發靈感,將一個直徑為1/3微米的微粒放在納米碳管的頂端,繼續用電流沖擊。由于重量發生了變化,納米碳管的擺動頻率隨之出現變化??茖W家將這種擺動頻率和原來的進行比較,從而測算出微粒的重量??茖W家就將這種細微的裝置形象地稱為“秤”。
納米秤的問世,為科學家們探索微觀世界提供了新的實驗手段,如在醫學領域可以稱出不同病毒的重量,幫助區分病毒的種類,進而發現未知病毒。
大開眼界
立夏日秤人
立夏日有趣的習俗,莫過于“立夏日秤人”。古人立夏秤人,主要是為觀察夏天的身體變化和保健的需要。清吳曼云《江鄉節物詞》小序中有這樣的說法:立夏日,懸大秤,男婦皆稱之,以試一年肥瘠。